首页

m字圈国产女王踩踏

时间:2025-05-25 00:58:35 作者:2025年澳门青年文化节在广州举办 浏览量:79979

  中新社南宁3月2日电 题:中国春季招聘市场“火热” 企业“花式”揽才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广西2024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2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780余家用人单位拿出近5万个岗位“招兵买马”,“花式”揽才留人,展现满满诚意。

3月2日,广西2024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为招聘会现场。 陈冠言 摄

  前述人才交流大会是2024年广西春季系列招聘活动中组织规模、参与企业、覆盖范围最大的一次线下人才交流大会,呈现“供需两旺势头好、岗位多元覆盖广、引智活动形式多”等特点。据主办方统计,截至当日16时,大会入场人数达7.2万人,达成就业意向1.5万人次。

  绿植、鲜花、桨板、布氏鲸、海岛咖啡……广西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的招聘展台呈现了一个微缩版的景区场景,当日吸引2100人现场面试。

3月2日,广西2024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为求职者在一家旅游企业打造的海岛创意展台招聘区现场面试。 陈冠言 摄

  “2023年涠洲岛景区接待上岛游客220万人次,旅游态势向好发展。我们正在大力发展文旅融合项目,急需经营思路强、策划能力强的青年人才加盟。”北海涠洲岛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琳说。

  左手操控摇杆,右手轻拨琴弦,悦耳动听的旋律从仅有一根弦的独弦琴中流泻而出……在广西防城港市招聘专区,当地京族独弦琴弹奏引来求职者。

3月2日,广西2024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图为表演者在广西防城港市招聘专区弹奏京族独弦琴。陈冠言 摄

  “除了人才政策,我们还现场展示民族文化、企业特色产品等,希望让求职者更好地了解防城港,选择防城港。”防城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严念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严念称,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河相连的城市,防城港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积极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防城港片区、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等建设,人才需求量很大。本次大会该市相关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人数达969人。该市还计划于3月9日在当地举办人才交流会,招聘需求人数超过2000人。

  在中泰崇左产业园招聘区,广西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黄志德认真地了解园区企业用工需求。“这是广西重点发展的面向东盟的跨国合作产业园区之一,发展前景看好,很多项目岗位与我的专业对口,部分岗位月薪资超过1万元人民币,我会好好考虑。”他说。

  “壮美广西热土情,青春逐梦正当时”“宜居宜人前景广,归乡立业谱新章”……本次人才交流大会,企业招人“软硬”兼修,打出“亲情牌”,增强人才归属感。返乡人才供需对接会现场设人才洽谈区、现场签约区、政策咨询区、赋能指导区、直播带岗区等多个活动分区,提供暖心服务,受到求职者关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开年以来,中国各地迎来招工求职潮。连日来,辽宁、湖北、江西、青海等地招聘活动陆续展开,各地举办的线下招聘会人头攒动,线上直播带岗接连不断,企业招聘和人才求职呈现“供需两旺”态势,春季招聘市场暖意融融。

  当前,中国各地积极推出多项人才优惠政策,为留住人才提供更多的吸引力。各地人社部门倾心倾力保用工,以就业“开门红”助力经济“开门红”。(完)

【编辑:岳川】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印尼外长防长“2+2”对话机制将举行首次高官会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对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长滕锦光来说,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是他最为关注的内容。“这有助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推动国际高端人才汇聚香港。”滕锦光提到,一直以来,理大致力从世界各地聘请优秀的教研人才,开展各类尖端科研项目,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理大今年已成立了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明年还将会成立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学院“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回应市场对相关领域人才的需求。

细节披露!许家印“或涉嫌多项罪名”

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是上海旅游节的一个重要品牌,自1994年创办以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振城市经济增长、赋能民众美好生活、展示城市形象魅力。20日,年度百家“上海茶馆”和年度全国“十条最美茶乡之旅推荐线路”“全国十大名茶”评选等多张榜单发布,2024年静安金秋都市游活动清单及《全程搜“茶”令》打卡地图“出炉”。

北京已建成127个新型集体林场 2.1万名农民“家门口”就业

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法国与加拿大将继续密切合作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挑战。双方宣布今年将在加拿大阿卡迪亚地区举行首次法加部长会议。以评估双方加强合作的情况并规划联合行动。

记者Vlog丨COP28进行时 各国助力可持续发展

三是恒大地产未按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信息,这包括:恒大地产未按期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中期报告及2022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仲裁的情况、未按规定披露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